2013年9月11日 星期三

向七年級生致敬<屬於七年級生的焦慮>


最近看了些許文章有感

分手快樂!在 Google 上班就像交了一個很帥的男友,但我一點都不快樂


Delay of confusion
我覺得,我們七年級生,有些人延後了許多焦慮以及困惑。
        對於每個階段的我們,總是因為社會壓力,同儕壓力,家庭壓力,而被迫選擇。有些事情不是不好,只是我們往往沒有意識到當下的決定是影響如此之深遠。我想不是很多人都很幸運,知道自己想做什麼,而且就去做了什麼,而這些沒有認真思考的日子,造就了我們成為這個社會上的浮動人口。
        或許有些人在幾經思考之後,放下手邊的工作,放棄以前所學的知識,回到家鄉,拿起鋤頭,奮力工作。或許有些人,幾經思量之後,決定放棄高薪穩定的生活,毅然決然地打包行李,飛向澳洲。
        我要跟這些人的父母說的是,不是我們的問題,是環境的問題。”政府的教育政策“,”技職體系被廢除“以及”社會的普遍價值觀都希望我們都成為白領“,這些問題,或說是陷阱,將我們一步一步推向無法回頭的深淵。突然發現,我們都含著牛的繮繩,辛苦地,緩慢的,摘拉著牛車前進。

The truth is....
        事實上是,這個社會本來就需要有多元化的人才,有人當廚師,有人種田,有人修車,有人做衣服。在這樣的環境下,導致還沒有找到自己真正興趣的人,全部都送到大學裡,而且如果你再認真一點,考研究所也不是特別困難的事情。最後在職場庸庸碌碌,載浮載沈,你才開始思考,到底是什麼東西澆熄了我們的熱情,最後你真正能思考你想要做什麼的時間,只能在你開始工作,擁有大部份的自主權的時候。

        研究所補習班的黃子嘉老師(已故):“上研究所之後有許多時間,要好好思考一下到底要做什麼”。黃老師他上課風趣幽默,教了很多除了課堂之外的許多課題,我想是人生的課題。
我原本以為他的意思是,上了研究所之後有許多方向,可以想想應該研究什麼方向,但是我想,他應該是看出這時代青年的迷惘。做很多事之前要想清楚。
有時候只是因為你沒有勇氣跨出去做決定,但不作決定的當下其實也是一種決定。
        如果你發現現在的你想當個廚師,你媽告訴你,你怎麼不高職就念餐飲科,但事實上,你要高職念餐飲科,代表你國中要混一點,也沒有認真考高中,這樣你才有機會進去高職念餐飲科,而你念了餐飲科後,可能要突破自己,考上餐旅學院,才有機會學到比較進階的餐飲管理課程。這.....不很矛盾嗎?
換言之,如果你今天只要認真一點,你是沒辦法走到這一步的。

七年級生受教育的環境
       在國中時期<那時候專科已經要招不到人,理論上只要認真一點,就可以上普通高中>
       高中時期<高中考大學那時期,已經聽說大學錄取率已經達到了9x%,換言之,只要認真一點,就有大學念>
       大學時期<快畢業那年,對於一些大學畢業的學生,因為聽說業界都蠻重視研究所學歷,所以就拼了一下考研究所,這時候出現區分,有的考上有的沒考上>
       研究所時期<那時流行考“研發替代役”,好處是少當一年兵,有能夠直接有工作經驗(好像很棒!?)>



所以該怎麼辦呢?
        像是離職Google的 Ellen Huerta,她不知道要做什麼事情之前就離職了,在離職後也嘗試了許多有興趣的小事情,像是:烘焙、閱讀、跑步、吉他等等,雖然最後半年過去,她還是沒找到她想做的事情,不過......就這樣吧......。
       

我喜歡鋼鐵人三的這一段。
<前情提要:Tony Stark 因為復仇者聯盟時期,看過太多具有怪力,例如雷神索爾,他開始害怕,開始覺得恐懼,覺得自己再也不是如此的所向無敵,因此有了恐懼症>。
而這單純的小朋友用了直白的語句問他:
“You’re a mechanic, right? Why don’t you just build something?”  

或許就像這樣吧,做些事情去解決你的困惑,做出許多嘗試,其他的事情,再說吧!

2013年9月3日 星期二

創業的心智模型(Mental Model)

複雜的大腦
心智模型是用於解釋個體為現實世界中之某事所運作的內在認知歷程 --- Wikipedia - 心智模型
以創業來說,心智模型像是你對於一個產業的了解(將資料分類以及理解的方式)。例如:一個行銷專家,醫生,設計師還有工程師在看好魚網

     

行銷專家
醫生
設計師 工程師
郭家兄弟近來開創許多xxx123的電子商務,有的成功有些收掉了,利用類似Groupon的團購方式降低貨品單價,以量制價。加上醒目的倒數提示,刺激買氣。 針對加拿大的柳葉魚,最近有許多新聞提到重金屬過高的可能性。帶卵的,膽固醇可能過高?而貨運運送的過程會不會造成不新鮮的問題? 這個界面跟以前的Groupon有點像,不虧是郭家兄弟,商品文案以及配色都是走台式網拍文宣風格。界面非常簡單。 這個網站看來很簡單,背後的商品應該只要開一個Table,這個網站我大概估三個禮拜兩個人就可以做完。

以上僅僅是Kuso亂舉例,別當真,意會就好。

       這個東西,重要嗎?
        如果你今天是一個創業的構想人,你想到一個絕世無雙,前所未見的Idea,然後你準備下去做了,但,請你在這時候反思一個問題,你對於你要創業的產業究竟了解的程度有多少,你是不是能夠瞭解你創業所需要的商業模式,競爭對手,市場定位,你是否能夠一眼看出這個對手的核心價值在哪(需要心智模型的累積),就像我們如果要做一個打敗Lativ的品牌的話,至少我們也要親自買過,用過,穿過,比較過其他,聽過消費者的心聲,而且這些都是基本。(講是這樣講啦,我也要加油@@")
        
        雖然根據統計,55%創業者不是在自己習慣的領域創業(參考1),但擁有對應的產業知識往往能夠拿到更多的創投資金。


        工商服務時間
        16年服務業經驗(從小六),2年網拍賣家經驗,3.5年工程師經驗。
        這種跨產業的經驗塑造我的心智模型嗎?所以我到底是當業務好還是繼續當工程師咧
                



2013年9月2日 星期一

<書摘>哈佛商學院最實用的創業課 -- <起手篇>


一句話書評:一本針對創業路上中各種不同決策的案例分析集。
 (本篇文章經過第二次修改,斜體字為新增的部分,也刪除了一些內容,改變一些編排方式,主要會有起手篇,合作篇,書中的內容還有許多,但這部分就留給您自己到書局翻翻看,值得再買囉)。

        這本書密密麻麻的文字,也不知道當初為什麼造孽)手滑買了他,但還好我翻開了它。
或許是剛好結束跟朋友的微創業(創業中途腰斬,這在書中也不算少數),看起來特別有心得。

       在第二次審慎考慮要給讀者什麼樣的訊息之後,我最後決定放棄使用這本書原本的編排方式。
(此書的編排的是以工具書的方式,根據你所在的處境,讓你找出類似的問題或困境。不告訴你對錯,只是用實例來說明。)
雖然此書編排的有條有理,但我覺得這本書比較像是一種故事,一本針對幾個大的創業團隊,以及他們所面臨到的問題,他們的抉擇造成什麼後果的一種故事。

我們都知道溝通很重要,你跟好友需要溝通,你跟家人需要溝通,你跟陌生人也需要溝通,有時候,你知道好友的底線在哪,所以在溝通的過程中你也會小心翼翼地不要觸及對方心中的那些地雷。但是,你也知道的吧,這樣,真的好嗎?
    

創業,創造自己的事業


動機篇

  • 心理層面(追求財富以及權力為主)
    • 根據書中統計,隨著根據不同階段的年紀會有不同的心理層面需求。
排名20~29 男性創業者20~29 男性非創業者20~29 女性創業者20~29 女性非創業者
#1權力以及影響力安全感自主獲得賞識
#2自主名望權利以及影響力聯繫
#3管人財務利益管人安全感
#4財務利益聯繫利他生活方式

無排名 30~39 男性創業者 30~39 男性非創業者 30~39 女性創業者 30~39 女性非創業者
自主 名望 自主 獲得賞識
財務利益 安全感 利他 安全感
管人 地位 權利以及影響力 利他
權力以及影響力 獲得賞識 變化 變化

  • 環境篇
    • 早年環境影響:隨著家庭環境的成長,若家庭環境較多人創業,往往容易建立創業者之創業心態。

  • 掙扎篇
    • 雖然創業者之心態可能早就建立,但隨著根據以下之決定因素,也往往讓創業者陷入掙扎(如下表所述),而通常伴隨的時間越長,等待之危險也更高。
立即創業先等等,直到
擺脫金手銬 (註1)建立更多人脈
趁自己還沒收到家庭束縛建立更多社會資本
趁工作還沒變得過度專門建立更多金融資本
趁自己還未過渡依賴僱主的資源
    • 等待的危險:
      • 工作太久,很難辭職;錯失自身最佳創業狀態:更強的家庭羈絆。
    • 解除創業掙扎的契機:
      • 解除職業羈絆的契機:
        • 就職公司失去前景、雇主策略改變、公司被收購、被開除或裁員。
      • 解除財務羈絆的契機:
        • 被裁員而獲得遣散費。
        • 繼承遺產或是突然獲得大筆資金。
      • 解除家庭羈絆的契機:
        • 伴侶開始工作。
        • 子女長大成人。
        • 移民到其他國家。
  • 小結
    • 在創業與否的決定當中,本書作者希望讀者儘量從客觀的角度分析自身情況,包含事業、個人及市場狀況(可參照下列問題),而若其中之一不足仍然要創業,就必須找到其他的對應方式,例如:市場經驗不足--->尋找長短互補,能提供構想的創業伙伴;伴侶或家庭無法支援--->探查伴侶恐懼,坦率商討解決辦法,務實評估創業投入的時間以及資源;技能不足-->尋找相關工作以填補職能或產業知識缺口
    • 怎麼評估創業構想 (市場狀況)
      • 市場潛力:目標市場是否正在成長?顧客是否願意購買?
        • 短評:先前想創業的目標市場是代購市場,而這個市場存在了一段時間,成長速度可能非常緩慢(也有可能是知名度太低或是購物體驗不太方便造成代購者少)。
      • 競爭環境:環境對自己的構想有利嗎?是否有許多公司在競爭逐稀缺的資源?
        • 短評:非常不利@@",代購市場的主要平台為Y拍以及露天所壟斷,加上也有類似競爭者做同樣的平台,眾人搶燒餅上的芝麻吃。
      • 計時鐘:我是否要快速行動才有希望創業成功?機會是否正在倒數?
      • 短評:是不用,但還是希望快速。
書中提到許多創業團隊面臨的溝通問題,不僅是朋友、同事或是家人,如何能夠探知在表面有共識底下的真正想法,並且消除疑慮,才是每一個創業者最需要知道溝通的課題。


同分類下一篇:<書摘>哈佛商學院最實用的創業課 -- <讓我們組隊下副本!>


(註1) 金手銬是指公司利用股票期權、獎金紅利等預期收入手段 from: 金手銬


部落格成立宗旨

各位捧油!

這是一個屬於我的部落格,許多想法,想做的事情<經常會變>,以及最終做了些什麼,將會一一公佈在這裡哦!

究竟一個人要如何靠部落格為生呢?<很難>

請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