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書評:一本針對創業路上中各種不同決策的案例分析集。
(本篇文章經過第二次修改,斜體字為新增的部分,也刪除了一些內容,改變一些編排方式,主要會有起手篇,合作篇,書中的內容還有許多,但這部分就留給您自己到書局翻翻看,值得再買囉)。
這本書密密麻麻的文字,也不知道當初為什麼(造孽)手滑買了他,但還好我翻開了它。
或許是剛好結束跟朋友的微創業(創業中途腰斬,這在書中也不算少數),看起來特別有心得。
在第二次審慎考慮要給讀者什麼樣的訊息之後,我最後決定放棄使用這本書原本的編排方式。
(此書的編排的是以工具書的方式,根據你所在的處境,讓你找出類似的問題或困境。不告訴你對錯,只是用實例來說明。)
雖然此書編排的有條有理,但我覺得這本書比較像是一種故事,一本針對幾個大的創業團隊,以及他們所面臨到的問題,他們的抉擇造成什麼後果的一種故事。
我們都知道溝通很重要,你跟好友需要溝通,你跟家人需要溝通,你跟陌生人也需要溝通,有時候,你知道好友的底線在哪,所以在溝通的過程中你也會小心翼翼地不要觸及對方心中的那些地雷。但是,你也知道的吧,這樣,真的好嗎?
創業,創造自己的事業
動機篇
- 心理層面(追求財富以及權力為主)
- 根據書中統計,隨著根據不同階段的年紀會有不同的心理層面需求。
排名 | 20~29 男性創業者 | 20~29 男性非創業者 | 20~29 女性創業者 | 20~29 女性非創業者 |
#1 | 權力以及影響力 | 安全感 | 自主 | 獲得賞識 |
#2 | 自主 | 名望 | 權利以及影響力 | 聯繫 |
#3 | 管人 | 財務利益 | 管人 | 安全感 |
#4 | 財務利益 | 聯繫 | 利他 | 生活方式 |
無排名 | 30~39 男性創業者 | 30~39 男性非創業者 | 30~39 女性創業者 | 30~39 女性非創業者 |
自主 | 名望 | 自主 | 獲得賞識 | |
財務利益 | 安全感 | 利他 | 安全感 | |
管人 | 地位 | 權利以及影響力 | 利他 | |
權力以及影響力 | 獲得賞識 | 變化 | 變化 |
- 環境篇
- 早年環境影響:隨著家庭環境的成長,若家庭環境較多人創業,往往容易建立創業者之創業心態。
- 掙扎篇
- 雖然創業者之心態可能早就建立,但隨著根據以下之決定因素,也往往讓創業者陷入掙扎(如下表所述),而通常伴隨的時間越長,等待之危險也更高。
立即創業 先等等,直到 擺脫金手銬 (註1) 建立更多人脈 趁自己還沒收到家庭束縛 建立更多社會資本 趁工作還沒變得過度專門 建立更多金融資本 趁自己還未過渡依賴僱主的資源
- 等待的危險:
- 工作太久,很難辭職;錯失自身最佳創業狀態:更強的家庭羈絆。
- 解除創業掙扎的契機:
- 解除職業羈絆的契機:
- 就職公司失去前景、雇主策略改變、公司被收購、被開除或裁員。
- 解除財務羈絆的契機:
- 被裁員而獲得遣散費。
- 繼承遺產或是突然獲得大筆資金。
- 解除家庭羈絆的契機:
- 伴侶開始工作。
- 子女長大成人。
- 移民到其他國家。
- 小結
- 在創業與否的決定當中,本書作者希望讀者儘量從客觀的角度分析自身情況,包含事業、個人及市場狀況(可參照下列問題),而若其中之一不足仍然要創業,就必須找到其他的對應方式,例如:市場經驗不足--->尋找長短互補,能提供構想的創業伙伴;伴侶或家庭無法支援--->探查伴侶恐懼,坦率商討解決辦法,務實評估創業投入的時間以及資源;技能不足-->尋找相關工作以填補職能或產業知識缺口。
- 怎麼評估創業構想 (市場狀況)
- 市場潛力:目標市場是否正在成長?顧客是否願意購買?
- 短評:先前想創業的目標市場是代購市場,而這個市場存在了一段時間,成長速度可能非常緩慢(也有可能是知名度太低或是購物體驗不太方便造成代購者少)。
- 競爭環境:環境對自己的構想有利嗎?是否有許多公司在競爭逐稀缺的資源?
- 短評:非常不利@@",代購市場的主要平台為Y拍以及露天所壟斷,加上也有類似競爭者做同樣的平台,眾人搶燒餅上的芝麻吃。
- 計時鐘:我是否要快速行動才有希望創業成功?機會是否正在倒數?
- 短評:是不用,但還是希望快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